不是書評(10)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 強納森.海德特

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 Jonathan Haidt

噢魚
不是書評 — 我的閱讀筆記

--

“Morality binds people together into teams that seek victory, not truth. It closes hearts and minds to opponents even as it makes cooperation and decency possible within groups.” — Jonathan Haidt

不是書評已般家了

簡介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多年來在道德心理學(Moral psychology)的研究和心得,闡釋人類的道德觀感從何而來、為何人類會存在不同的道德標準、為何政治上自由派和保守派總是分裂對立。

作者認為,道德判斷並非來自理性思考,而是根據埋藏在潛意識內的直覺。 現實世界意識形態和宗教等方面的分歧歸因於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內部道德基礎(internal moral foundations)。若能理解並包容不同的道德標準,有助於降低社會的對立程度。

我的評分

啟發性:10 / 10

實用度:7 / 10

知識增長:6 / 10

趣味性 :5 / 10

內容理解:6 / 10

作者追隨:8 / 10

推介: 9/ 10

閱讀筆記

人類如何做出道德決策?

  • 三種不同的心智模式: 柏拉圖(Plato)主張人是受理性主宰的;哲斐遜(Thomas Jefferson )認為理性和感性各自獨立存在卻又共同統治心智;休姆(David Hume)則認為"理性是熱情的僕人"。作者傾向休姆的主張。
  • 作者做了不少的心理實驗,讓受測者想像身處道德困境(moral dilemma)中。例如吃人肉或與死雞交配是錯誤的嗎?親生兄弟姐妹在有避孕而且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做愛是對還是錯? 這些假設情況都沒有對他人造成傷害,但大多受測者都直覺地認為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為。很多受測者做出了直覺的道德判斷後無法自圓其說。
  • 結論: 道德判斷(moral judgment)其實是人們憑直覺(intuitions)快速做出的,然後才使用推理(reasoning)來支持最初的道德判斷。

“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

“Intuitions Come First, Strategic Reasoning Second”

  • 作者用大象和騎象人比喻心智的運作,騎象人負責控制和推理,大象則是自動化的直覺判斷。我們的道德判斷有都是依靠強烈的直覺,結果騎象人逐步演化為服侍大象。

“The mind is divided, like a rider on an elephant, and the rider’s job is to serve the elephant.”

直覺的道德判斷是道德和政治爭論的原因

  • 人們憑直覺和感情做出道德判斷,然後才使用推理去合理化,極少會再找證據去推翻最初的判斷。(除非有其他佢大的力量,例如如受到社群影響)
  • 由於道德判斷都不是源自理性推理,爭論出現的時候雙方都不過是拿出自己的信條來否定對方,不會有結論。
  • 想要在道德和政治議題上說服別人,要抱開放的態度,站在自己和對方直覺的觀點看事情(和大象對話,而非騎象人) 。要改變道德議題的看法,必需靠人與人之間帶有情感的互動,今"大象"傾向其他"友善的大象"。

道德從何而來?

“Morals are interlocking sets of values, virtues, norms, practices, identities, institutions, technologies that help suppress self-interest in order to make societies co-operative.”

  • 先天(Nature) vs 教養(Nurture) — 先天論(Nativism)主張道德知識是人類心智與生俱來(例:達爾文的演化論);經驗論(Empiricism)主張道德知識源於教養(John Locke: 兒童出生是一張白紙);理性論(rationalism) 認為兒童會自己去理解道德觀。
  • 作者認為道德不是完全先天的,也不是完全來自後天經,更不是通過理性推理出來的。作者同意神經學家馬可斯(Gary Marcus)的觀點,認為大腦有如一本書,初稿是胎兒發育期間由基因撰寫。嬰兒出生時沒有一章是完整的,在成長時不停地被繼續塗抹改編的。這個比喻解釋了為何不同文下人們有不同的道德偏好。
  • 人類都十分在乎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和自己的聲譽。 當人們認為他們需要向他人證明自己的道德決定合理時,他們的道德推理往往比平時更加透徹。很多心理實驗都証明大多數人只要有機會就會作弊(前提是他們仍然感覺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因此,我們的道德推理遠非客觀,它很容易受到我們對保持良好聲譽的興趣和對自身利益的追求所影響。
  • 每個不同的群體都有不同的道德框架(moral matrix) 怪異群體(WEIRD — 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ized, Rich, Democratic)道德版圖比較窄,主要是不傷害他人;一個傳統的印度社群則重視義務,對長者的尊重,服務和無私,而不太重視個人自主權;保守的宗教團體往往具有一種以上帝為首,以惡魔為底社會結構。 每個社群都對其他群體的道德框架視而不見。
  • 邊沁(Jeremy Bentham)提出效益原則(principle of utility) — 行動與否取決於行動本身能否提升當事人的利益,康德(Immanuel Kant)主張藉由經驗前由理性思考的過程制定道德原則。休姆(David Hume)則認為感性是道德生活的驅動力。

道德基本原則理論 (Moral Foundation Theory)

  • 作者歸納了6種道德基本原則 — 1.關懷/傷害 2.公平/欺騙 3.忠誠/背叛 4.權威/顛覆 5.聖潔/墮落 6.自由/壓迫,這6種基本原則有如道德味蕾充當的接受器,當人們遇上某些特定的事物,會觸發一個或多個道德接受器,引發道德判斷。每個人對不同觸發因素的反應都不同,受文化、經驗影響。
  1. 關懷/傷害 (care / harm) — 人類對弱小容易產生關愛和憐憫之心,而看見他人被傷害會感到痛苦。這是源於人類保護下一代的天性,是物種生存的關鍵。
  2. 公平/欺騙 (fairness / cheating) — 和他人建立互惠互利的誠信關係,獲得合作的報償而不被利用。對於欺騙、作弊行為會加以譴責。
  3. 忠誠/背叛 (fairness / cheating) — 人類組成家庭、部落、國家等以便跟其他聯盟競爭,傾向忠誠於自己所屬的群體,並譴責背叛群體的行為。
  4. 權威/顛覆 (authority / subversion) — 權威的存在能夠壓制群體中的衝突,維持秩序。人類傾向服從傳統和合法的權威,建立有秩序的層級關係。
  5. 聖潔/墮落 (sanctity / degradation) — 對令人厭惡的事物、食物、行為感到厭惡,源於演化中遠離病原體的傾向。
  6. 自由/壓迫 (liberty / oppression) — 對統治、暴政、壓迫產生厭惡而開始抵抗。(與權威/顛覆 的對立似乎在於權威的合法性)
  • 人有不同的道德框架是因為他們所偏重的原則不同。政治意識型態上,自由派(liberals)重視的僅僅是關懷與公平;而保守派(conservatives)則重視以上6種;而自由意志派(Libertarian)則最重視自由。
  • 每個人都像活在自己的”道德框架 (moral matrix)”中,以為我們所見必定為真理。

人類強烈的團體感

  • 人類在大多數時候都是自私的,這是因為進化讓人和人競爭時能提升自己的利益。群體選擇理論(Group selection)則認為,不同的群體也在爭奪資源。戰略合作對個人和團體都有好處,因此團體應努力協調,以更好地與其他團體競爭。
  • “人類是百分之九十的黑猩猩,加上百分之十的蜜蜂” — 比喻人類先天既是自私的黑猩猩,但同時也是富團體精神的的蜜蜂。
  • 文化和基因會共同發展。文化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環境,而這些改變具有遺傳意義,各群體需要共同努力才能生存。群體之間存在著比孤獨的個體更大和更高貴的東西,例如道德。人們應通力合作以表達道德原則,並提高其壽命和生活質量。

總結

  • 政治意識型態的建立有三個階段:
  1. 首先,我們會從遺傳獲得某些想法或經驗,這些想法或經驗會在一個特定的方向推動我們前進。我們的基因和大腦化學性質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例如保守派似乎比自由派更害怕改變)。這形成我們人生的初稿。
  2. 這個人生"初稿"稍後將根據不同的經驗被編輯。因為大腦化學性質的不同,人類會尋求或避免某些會影響其信仰的經歷。
  3. 最後,在許多後天經驗和先天性的大腦化學性質使我們走上我們認為正確的道路之後,我們會構建了一個生活敘事(life narrative)來解釋原因。這些個人敘述鞏固我們最神聖的道德框架(moral matrices)。
  • 作者認為假如不同政見的人能夠理解對方觀點的根源,自由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之間的分歧便有機會得到解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