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書評(15) 快思慢想 Part II

Thinking, Fast and Slow (Part II) — Daniel Kahneman

噢魚
不是書評 — 我的閱讀筆記

--

不是書評已般家了

閱讀筆記

(III) 過度自信

敘事謬論 (narrative fallacy)

我們為過去創造了有缺陷的解釋性故事,這些故事塑造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和對未來的期望。

馬後炮的偏見 (hindsight bias)

人們會圍繞過去的事件重建一個故事,以低估他們對這些事件感到驚訝的程度。 這是一種“我一直都知道”的偏見。 如果事件發生,人們會誇大他們知道它將發生的概率。 如果事件沒有發生,人們就會錯誤地回憶起他們認為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效度錯覺 (Illusion of Validity)

  • 分析一組數據時高估了我們準確解釋和預測結果的能力,特別是當所分析的數據顯示出非常一致的模式時 — 當數據“講述”一個連貫的故事時。
  • 技術錯覺 (illusion of skill) — 人們認為選股票時,他是運用了非常高明的技術、查了經濟數據、看了大師對股票市場的預測、仔細檢視這家公司的財務報表,這樣做的人馬上有感覺他在運用他的技術,而這技術是有效度的。擁有比較多知識的人發展出一個強大的技術錯覺,變成不真實的過度自信。

直覺(intuition) vs 公式(formula)

我們忽視統計信息,而偏愛直覺和主觀感受而非公式或演算法。 很多數據研究顯示演算法的判斷比”專家”優勝。為什麼專家會輸給演算法?(1) 專家想耍聰明,使用太複雜的方法,失去了效度 (2) 人們從複雜的資訊中,做出總結判斷常常是不一致。判斷的不一致可能是來自系統一,沒有被注意到的刺激對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在炎熱的夏天,一陣涼風吹過會使你比較正向、樂觀一點,這時,你對正在評估的東西分數就會高一點。

什麼時候信任專家的直覺?

  1. 一個很規則,可以被預測的環境。(如西洋棋是規律環境)
  2. 有機會通過長期練習學習這些規律。 (醫生、護士、運動員和消防隊員等)

專業人士有沒有機會發展出專業直覺,主要取決定於回饋的品質和速度,以及有沒有足夠的機會練習。(心理治療師比普通科醫生有更多機會觀察病我回應做出立即反應。)

計劃謬誤 (planning fallacy)

我們在考慮最好的情況下承擔風險項目,而沒有考慮過去參與過類似項目的其他人的外部觀點。(例子1: 一個調查發現,全世界的鐵路工程有90%以上高估了乘火車的人數。 2: 美國調查有多少屋主平均計劃花費18,658美元就能裝修好廚房,但是最後平均要花38,769元才能完工。)。 解決這個謬誤的一個好方法是做一個事前分析:在你開始之前,想想你的項目可能失敗的所有情況。

樂觀偏見 (Optimistic Bias)

我們都認為自己失敗的風險比其他人。 (例子: 在美國,一個小公司能維持五年的機率是35% ,有81%的創業家把他自己個人成功的機率定為70%或更高,有33%的人說他們不可能失敗,失敗的機率是零。)

(IV) 選擇 (Choice)

經濟人和普通人 (Econs and Humans)

經濟人在做出決定之前會仔細權衡替代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做出最佳選擇。心理學家所知道的普通人有系統一,他們對世界的看法是受限於在某個時間點手邊所具有的知識 (WYSIATI),所以他們不能像經濟人一樣有一致性,也不能很有邏輯。

預期效用理論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瑞士科學家白努利 (Daniel Bernoulli) 提出的效用理論通過結果的效用來解釋人們的選擇和動機。 但他沒有考慮一個人的參考點。 一百萬美元對於一個窮人來說價值不菲,但對於一個億萬富翁來說卻一文不值。

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

我們不喜歡輸多於喜歡贏。 損失 100 美元比獲得 100 美元更糟糕。人們以規避風險的方式行事,更喜歡確定性的賭注而不是風險。(例如,直接贏得 500 美元;或 50% 的機會贏得 1000 美元)

避免損失的動機和得到收入的動機強烈地不對稱是協商中一定出現的現象(勞資雙方的協商、國際貿易,或軍事限武),目前存在的條件界定了參考點,提出的任何改變都會被看成讓步。損失規避製造出的不對稱性,使協商難以達成共識。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康納曼提出的展望理論通過人們對損失的厭惡和主觀參考點來改進伯努利的效用理論,反映一個人在風險決策時的心理。

展望理論的核心有三個認知特質:

  1. 評估一個決策或賭博和中性參考點(neutral reference point) (如:淨資產)相關。
  2. 靈敏度遞減原則: 淨資產的微小變化對低淨資產的人所做的決定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3. 我們都厭惡損失,偏向迴避風險。

禀賦效應 (endowment effect)

我們對擁有的事物比我們不擁有的感到更有價值。例子: 假設你手上有一張用正常價值200元買的熱門音樂會的票,目前是一票難求,假如你手上沒有票,你會最多願意花500元去買票。現在你手上有票,你從網路上發現有人願意出3000元買它,你會賣嗎?大多數人卻會選擇不會賣。

可能性效應 (possibility effect)

我們對極不可能的結果加權比它應有的大了很多。那些買彩券的人就是願意用超過期望值的錢去買贏得大獎的很小機率。0→5%的加權叫作「可能性效應」(possibility effect),例如那些買彩券的人就是願意用超過期望值的錢去買贏得大獎的很小機率;從95%增加到100%是另一個很大的質的改變,叫做「確定性效應」(certainty effect)。對那些幾乎確定的結果,給予低於它的機率應得的權重。我們傾向付出更多而換取確定性。

四象限型態 (fourfold pattern)

罕見事件 (Rare events)

我們傾向高估罕見事件的可能性。恐怖襲擊後,它引發出一個可用性級聯效應,媒體一再重播死亡的影像和傾毀的房屋,人們不斷地談論它。某些事件會使你的念頭被激發,這情緒的激發是聯結性的、自動的、不可控制的,它製造出保護行動的衝動。證據顯示,聚焦的注意力和鮮明性會導致高估不可能事件發生的機率。

處置效應 (disposition effect)

我們傾向於賣出價格上漲的股票,同時保留價值下跌的股票。一個理性的代理人會通盤來考量投資組合,把未來可能表現最不好的股票賣掉,而不會去考慮這是賺的還是賠的。

沉沒成本謬誤 (Sunk cost fallacy)

人們不會考慮增量投資產生正回報的可能性,而是傾向於繼續投資於已經消耗大量資源、前景不佳的項目。 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後悔。這個沉沒成本謬誤使人們在不好的工作、不愉快的婚姻、沒有希望的研究上待得太久。

害怕後悔

悔恨是一種被真實的另一個可能性所引起的非事實情緒。恐懼悔恨是很多人在做決定時的一個影響因素 。人對行動所產生結果的情緒反應大於不行動所產生結果的情緒反應。這個重點不是在做或不做,而是在預先設定的選項 (default option) 和偏離預設選項的行為之間的差別。當你偏離預先設定的行為時,你可以很容易想像常模──而且如果預先設定的行為是跟不好的結果聯結在一起,這兩個之間的不一致就可能是痛苦情緒的來源。例如,擁有某個股票的預先設定行為是不去賣股票,但在早上遇見你的同事時的預先設定行為是打招呼。賣股票和沒有跟你同事打招呼兩者都是偏離預先設定的行為,都可能引起悔恨和怪罪的情緒。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人們根據選項是否帶有正面或負面含義來決定選項。受試者被問及如果“存活”率為 90%,他們是否會選擇手術,而其他人則被告知死亡率為 10%。 第一個框架增加了接受度,即使情況沒有什麼不同。

V. 兩個自我 (the two shelves)

快樂是什麼?以往大多數關於幸福研究依賴於詢問人們對生活的整體滿意度。但這種回顧性評估太過依賴於記憶,而記憶是不可靠的。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快樂或痛苦的實際體驗可以時時刻刻被記錄下來,然後進行總結呢? 作者稱這種為“體驗過的”幸福感 ,而不是研究人員所依賴的“記憶中的”幸福感。體驗自我(experience self)是快速、直覺、無意識的思維模式,專注於我們生活中體驗的質量而不是思考。記憶自我(remembering self)是緩慢、理性、有意識的思維模式的,它講述和思考了我們的經歷,我們如何思考我們的經歷。

這兩種幸福的衡量標準很不一樣。使“體驗自我”快樂的東西與使“記憶自我”快樂的東西不同。記憶自我並不關心愉快或不愉快的經歷持續多長時間 (Duration Neglect)。相反,它通過體驗過程中痛苦或愉悅的峰值水平以及體驗結束的方式對體驗進行回顧性評價 — 頂峰-結尾規則 ( Peak End Rule)

生活似乎也是如此。是記憶中的自我發號施令,而不是體驗中的自我。例如,大學生次被到是否願意重複上一次春假的體驗是根據假期的高峰期結束規則決定的,而不是由它實際上是多麼有趣(或悲慘)決定。記憶自我似乎壓抑了體驗自我。

--

--